不过有些消息还可能真的是只有一些底层小民才能打听的到,像是县令胸上有黑痣这种私密的事情怎么也只有县令身边极为亲近之人才能知道。
想到这里,郑昭试探性询问了一下县城中的县令妇夫有什么爱好没有,她这过段时间要去一趟县城,为了以后方便行事怎么着也要去拜访一下当地的行政长官,顺便也送一些礼仪过去。
原本郑昭并未抱什么希望,但想不到这位不起眼的小民却当真知道一些。
比如府中君人极喜欢蜀中运来的蜀锦,之前想要与城中一商人采买,那个商人却不愿意卖出,认为价格太低,还有县令好酒,还喜欢北方来的骏马。
反正说来说去就没有一项是不需要花大钱的,郑昭想都不用想,把这些方案都给pass掉了。
她家中买这些东西肯定还是有钱买的,只不过郑昭觉得这钱花的性价比不高,安县的县令还没到她为她花费如此多钱财的地步。
离开了养殖园之后,郑昭鼻腔中还是充斥着一股子猪粪的臭味儿,老远了她才从这种不太好闻的味道中缓了过来。
不过在建庄园的时候郑苛应该是经过一番规划的,养殖牲畜的地方距离庄子的居住群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就在果林旁边,那些牲畜的粪便有一部分就充当了果树的肥料,还有一部分就去了田间。
尽管这样,庄子上的肥料还是不够的,每年都还要向城中购买一批人粪充当田间肥,这也是现在田地粮食产量低的很大一个原因,因为田地的肥力不够。
把庄子上的住宅逛完了以后,也差不多快天黑了,郑昭一行人准备先回别院,那几个坊中的管事指不定都还在等着她。
才一进门果然就看见堂屋中正坐着几个人面面相觑,别院中几个仆人也没怎么伺候过主子,连茶水都未上一份。
郑昭看着有些不像样,吩咐了一个仆人去煮一份茶,才知道别院中压根就没这玩意儿,谁也不知道主子会突然要来别院这边,竟然什么也没准备。
郑昭想到自己昨天来晚上的睡的被子还是郑姨带着家兵清洗用火堆烘干的,倒也不好说什么了,她今早上起来还一身的烟熏火燎味儿。
这一瞬间她好像突然猜到了早上自己的嘴巴上为什么突然长了个水泡了。
这个被子一定功不可没。
没茶水也没办法,幸好这堂中跪坐的几个人压根没心思注意有没有茶水喝,大家更关心的是郑昭把大家叫过来有些什么事。
郑昭其实也没有其他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认一认人,搞清楚一下这些工坊具体是个啥情况。
下午过去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郑昭只是走了一个过场,坊中的工人她都没有认全,她寻思着下次得让圭或者阿月去一趟,也认认人。
问了各位坊中管事才知道除了养殖园的猪羊卖到了县中,像是陶坊中的陶制品竟然一直都只在庄子内部买卖,压根就没有向外面销售。
至于庄子上那些桑树产的蚕丝制成的丝绸布料大部分都上交给了庄子,也基本是内部消化了,完全没有做大做强的想法。
这些丝绸布料经过章妪一到手,又被克扣了一部分下来才送到州城那边去提供给郑家一家吃穿用度。
当然郑家虽然分家了,但是郑苛还是个友爱姊妹兄弟的人,每年产出为数不多的布料也会送母父姊妹们一些,这样算下来做大做强是有点难。
所以流通到市场上的竟然只有佃户手中的剩下来的一点蚕丝布,佃户们是穿不起蚕丝织成的衣服的,她们会把这些布料卖到城中去换得一些财物,这样积攒下去也是一份家当。
也就是说偌大一个庄园基本是实现了闭关锁园政策,一向善于经营的郑苛竟然没有把自家庄园发展起来实在是令郑昭感觉到好奇。
感觉到她的疑问,其他几个管事有口难言:“女公子,不是尔等不努力经营啊,而是庄子上的产物都太朴素,县城中的那些贵人们恐是看不上,而且县中市廛多有各类工坊,那些官中工匠的染指技术比我们娴熟也多样,我们园子上的这些物什实在比不上。”
郑昭懂了,在脑子中自动翻译了这几个人的话,这不就是说庄子上的工人们技术不达标且没有创新性,商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嘛。
郑姨也在一旁解释,自从去了州城那边以后,女君的心神一直放在那边的别业之中,这边的庄园倒没怎么管了,要不然怎么会有章妪中饱私囊将近十年之久。
了解完庄子上的基本生产与商业情况,郑昭让几个管事回去,说让各坊的工人回去整理一下这些年工中的经验,过段时间她会询问的,并且还特意点了陶坊喝染织坊的名。
在她看来,这两个手工坊实在是大有可为啊。
当然,在离开之前,郑昭也鼓舞了一下坊中的管事,只说今年表现好的工坊在岁尾的时候将会发放钱财为奖励,现在的岁尾是十月份,还有大半年的样子,足够这些人发挥了。
郑昭明确表示,如果产量较以往有所提高,并且发明了新的染指色以及烧制出特别的陶制品也会所有奖励。
按道理,郑昭让别院的人准备一下晚食的,毕竟这几位坊中的管事在这边也等了一些时候了,让诸位饿着肚子回家实在非好客之人的做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亲亲小说网【qinqinxiaoshuo.org】第一时间更新《妻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