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技术宅太子》转载请注明来源:亲亲小说网qinqinxiaoshuo.org
太子妃正在把玩太子殿下散开的头发一会儿在自己手上绕成大小圈儿一会儿绕成团。此刻听到他语气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那份对于这个世界艺术发展的满满期待和浓浓希望,心里对于自己弄诗社的不满之情好像瞬间都飞没了变得踌躇满志、斗志昂扬。
“太子殿下,我们的诗社取个什么名儿比较好?”
太子殿下微微蹙眉他对于取名儿的事儿真的不擅长。可是他顶着太子妃期盼的小眼神儿,又说不出来拒绝的话。
“太子妃诗社里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
太子妃点头,“嗯。虽然叫诗社,但是所有的文化类型都包括。”文人当然是君子六艺都要精通。哪怕汉家女子不通骑射也都必须做到琴棋书画懂一些吹拉弹唱会一些。当然,人的精力时间有限,主要钻研一个方面即可。
反应过来的太子殿下了然“孤也不知道怎么取名字合适,或者是取个什么类型的名字。孤和太子妃大致的说一说孤对当前文化的传承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给太子妃做个参考,或许你听完后,就有了取名的方向。”
“嗯,你说。”太子妃兴致勃勃你说什么我都喜欢听。
发现太子妃这么感兴趣,太子殿下也就不再犹豫,把他这些年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感悟总结一下,再结合着后世文化发展方向,娓娓道来。
“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朝代,会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传统会在这个时期走向一个中兴,然后慢慢终结,近代随之渐渐兴起。”
“又因为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随着民族政策的不断开放、融合,大清国的各项艺术,都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纵向来说更是兼容历代的特色,各种文体自由繁茂。”
“在这个集历代、各国、各民族发展之大成的时代,当前文人、艺人的学术风格自然是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停顿一下,他瞅着太子妃两眼亮晶晶的发光,正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微微笑了出来。
“在特色上,朝野上下都是大胆的容纳各个民族的文化,就比如满人入关以后,兼容满汉两家文化之长,以容若大人为首的新满人诗词派,和东北关外天天唱诵的传统满人史诗就已经是大有不同。”
太子妃立刻点着小脑袋附和,民族融合带来了文化融合,这是必然的。
“在音乐风格上,比如目前的宫廷音乐方面,除了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典制性雅乐丹陛大乐、中和韶乐以外,我们的宴席乐曲就有清乐队舞乐、蒙古乐、回部乐、甚至是安南乐、缅甸乐等等。演奏各民族乐曲时使用的乐器都不相同、风格当然也是各异。”
太子妃想到朝野之中,不分满汉蒙,人人都会耍耍八角鼓,弹弹琴、铮,或者随口就可以吼几嗓子各民族的民歌民谣的情况,当下又是点头。
“书画方面当然也是这样的情况。融合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特色,广泛吸收各家精华,结合大清国人们生活现状,创造出新型的书画模式或者意境表达方法。”
太子妃眨巴一下眼睛,“所以,”
察觉到她眼里的小调皮,太子殿下伸手轻轻的捏了捏她的脸颊。
“所以,这都是好的一面。还有另外不怎么好的一面,我们必须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太子妃闻言,嘻嘻笑着,把他的手抓在手里把玩。竖着耳朵听太子殿下用他那个变声期的奇怪调子继续讲解:“太子妃,我们就先以诗词为例。”
“几千年来,伤春悲秋的传统衍生出来的沉淀物,早已失去了它特定的指意,变成了一种普泛性的公共情感。从大词人李商隐、李煜、易安居士、再到我们的容若大人,他们都已经达到了这类诗词创作的巅峰水平。”
“尤其是女子诗词方面,一般都是拘泥于蝴蝶、花园、珠帘这些前人诗歌中吟诵烂了的意象,即使有人用这些景色填词填的再好,语言清丽、意境唯美,要突破前人的成就也几乎没有可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黎明小说】《男主怀了我的崽》《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华娱调教师》《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守寡后我重生了》【重生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