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书院是大齐最有名的书院,又得历代帝王看重,所以每每国库充盈之时,在位者为人才计,总会专拨一笔款项用来对书院进行修缮扩建、聘任名家大儒。故而圣贤书院历时至今,不论是规模还是建筑面积,都已经较孟儒最初创立之时大上许多。
陆丹婷站在书院的大门前看来看去,只见书院大门口的匾额上“圣贤书院”四个大字,临摹的是初代山长孟儒的笔体;大门两旁的雕花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研琢经史识尽千秋兴替;下联是:师法圣贤修得一世练达。匾额和对联皆是出自当代大儒兼大书法家沈誉之手。
书院的大门紧闭,门前有一位老者正在打扫阶前的枯叶,扫帚划过石板的声音十分清晰,更显得书院的寂静深幽。
老人像是习惯了访客,看见陆少白等人走到门前也只是抬了一眼,见来人手上提着礼物,便知道来意,因此也不等几人开口,便随意说道:“几位是来送礼的吧?前些天已经撵回去三拨了,书院不见外客的,几位还是请回吧。”
陆少白听了此言,便上前一步说道:“老丈误会了,我等并不是为书院生员名额而来,而是代家中长辈过来探望恩师和山长,还请老丈帮忙代为通传。”
“我只是个洒扫的粗人,哪儿能见的到山长。如果各位要通传的话,还得去敲门找那门子。”
老人说罢,手下扫帚没有停,见庄子凯等人大略一揖便要去敲门,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这些日子过来送礼纠缠的实在是多,那门子不胜其扰,人年轻,嘴皮子又利落,脾气冲得很。过会儿挨了嘲讽可别怪我没有提醒诸位。”
庄子凯又回头道了句:“多谢老丈提醒”,便抬手叩响了兽环。
庄子凯一连敲了十余声,门才慢慢悠悠的开了。说是开,也只不过是开了一条缝,一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探出半个身子,斜眼瞧了瞧庄子凯还有他身后的陆少白等人,看见他们手中提着礼物,便一撇嘴,面无表情说了句:“我们山长交代了,除了院内生员之外,旁人不得入内,看见提着礼物的更是不见,都回去吧。”
说罢便缩回身子意欲关门。
庄子凯手疾眼快,连忙用提着礼物的一手顶住大门,另一手拉住门子的胳膊说道:“小哥别忙撵人,我们并不是为了生员名额而来,而是代家中长辈过来拜访恩师和山长,以示不忘当年传道授业之恩。”
此时陆少白也走到门前,从怀中取出了早已写好的拜帖,递了过去,说道:“劳烦小公子帮忙,此乃拜帖,还望小公子代为通传,将它交给孟山长。”
门子接过信,看了看上面的署名,抬头在陆少白和庄子凯之间看了又看,“乾山陆少白?那个璇玑公子?”
陆少白微一点头,“是我。”
“等着,我去问问。”
门子说罢便拿着拜帖,关上了门。
庄子凯得意的回头看了看夜枭,“如何?”
夜枭站在后面也回了他一个十分得体的微笑,只不过说出的话却仍然气人的紧。“虽说少白的名头说出去大的很,不过在圣贤书院,怕是只能唬一唬这个看门的小子,以孟承礼的脾气只怕还是不会见的。”
庄子凯胸有成竹,听夜枭这么说,只当是他是嘴上较劲。不同于庄子凯的自信,陆少白倒是觉得夜枭说的这么笃定,只怕有他的道理。
果然,不过多一会儿,那大门又打开了。还是刚刚那个年轻人,将拜帖还给了陆少白说了句:“我们山长说了,令慈陆夫人的女红师父如今已不在书院授课,而且汪夫人在书院读书之时还是我们老山长当家。如今我们老山长也已经过世,陆夫人的好意,我们山长心领了。圣贤书院规矩,除了书院生员,外人不能入山门,所以各位还是请回吧。”
庄子凯听了门子的话,急忙说道:“我们又不是过来求你们生员的名额,这般将人拒之门外好没意思。好,既然专程拜访他不见,那我便与你说了。你回去告诉孟山长,就说璇玑公子如今正在调查一个案子,其中一环的线索就在这圣贤书院之内,还请山长配合。”
那门子听了之后没好气的回了句:“我们圣贤书院从来都是重德崇礼之地,怎么可能会和什么案子扯上关系?这位公子可不要胡乱造谣。再说了,就算是和案子扯上什么关系,那也应该是京畿府过来查问,公子既要入内,可有京畿府的文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书屋】《世界好像公测了》【新搜读】【红月小说网】《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了了》《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大道朝天》《陛下重生后对我穷追不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