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甘泉宫内,高搭灵棚,哀乐不断,堆满了贡品的祭台上,同时供奉着三个灵位:

中间是大魏武宣皇后卞氏之灵位!

右侧是大魏高祖文皇帝之灵位!

左侧是大魏任城威王曹彰之灵位!

“天人永别,驾鹤西去,青山依旧,故影还熟--英灵不灭,享我羹尝!”

“一拜、再拜、三拜!”

萧氏子弟、亲族数十人,在灵堂前焚香祭拜,为首的正是萧玄、萧黄兄弟!

短短时间内,诸侯王、皇帝、太后相继离世,这绝对是国之大丧了,按理说应该天下稿素、臣民人等皆服丧百日才对!

不过当年曹操颁布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

秉承这一规矩,纵然是国之大丧,也要一切省繁从简,各州、郡、县略加祭祀则可,不能妨碍军政事务,更不能干扰百姓的日常生活。

不过萧玄、萧黄兄弟是例外,去世的不仅是诸侯王、皇帝、太后,更是他们的二舅舅、大舅舅、外祖母,为亲人举哀服丧,一点也省略不得!

“母亲那里如何了,今日可曾用膳?”

“大哥放心吧,姨娘们百般安慰,母亲的心绪平静了一些,刚刚还用了一碗稻米粥,十弟、十五弟也陪伴左右!”

“那就好,母亲最近伤心过度,身体又非常虚弱,让后厨每天熬制一盅参汤,要用五百年以上的老山参!”

“小弟知道!”

萧氏上下都在服丧,而最伤心的就是曹节了,一连失去三位亲人,任谁也承受不住这般打击,以至日夜流泪、茶饭不思,人也消瘦了许多!

萧玄、萧黄都是大孝子,每天晨昏定省、百般安慰之外,就是想办法弄好吃的孝敬母亲了。

“晞儿、瑛儿,你们也到后面服侍母亲吧,把两个孩子也抱过去,母亲最喜欢孩子了!”

“诺!”

马未晞、张琪瑛也跪在人群里,怀中各抱着一个婴儿,小手、小脚丫上都系着白绢花,襁褓也换成了素色布料,以示披麻戴孝之意!

灵堂内人多喧哗,两个小家伙却睡的香甜,口水都流出来了,看来都继承了萧氏家族嗜睡的基因!

原来马未晞、张琪瑛与萧玄举行婚礼之后,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各生出一个男婴来!

一连得了两个孙子,萧逸自然十分高兴了,又是翻书,又是占卜,给嫡长孙取名萧鼎,鼎者,国之重器也,也是政权的象征!

给次孙取名萧鸿,鸿者,本意指大雁,又引申出飞腾远方,大展宏图之意!

从这两个名字中,可见萧逸对孙子们寄予厚望,并对他们的人生有所规划!

“五弟,你在这里照应着,我到后面看看父亲怎样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