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小小的遗憾自己的转变来得太晚,遗憾现在家里如果有个人在两个孩子的关键期帮衬下会更好,但这点遗憾又在朋友们的帮忙下消失殆尽了。
“小常,这是我们家弄的点鸡汤,从乡下弄了点晒好的香菇来,一起炖了,给你家孩子特别是老大,老二补补,让他们好好考试。”
这是崔姐,一上班,就把大半晚开始炖的香菇炖鸡连锅都给抬来了。
“谢谢崔姐。”
香菇干比新鲜香菇要香得多,托老大,老二的福,孩子们都有口福了。
“小常,这是我家里婆婆做的大包子,老面发的,可是我婆婆的手艺,给孩子们尝尝。”
平常这样的包子也吃过,不过,这次是专门为了孩子们的考试做的。
“小常,这是我老家人送来的刚结的苹果,又脆又甜,带去给孩子们尝尝。”
“大热天,吃点腌菜最爽气,不过,可别多吃。”
“新米新吃新气象,孩子们一定能考好。”
“小常,你不够意思了啊,要不是我记性好,得把孩子们的大事给忘了,这是奶粉,麦乳精,每天来一杯。”
包括高团长,所有人,那点小遗憾根本就不是事。
常宁家的两个孩子今年小升初,知道的人不少,大家都各自用自己的办法给孩子们加油。
“小常啊,让你不听了吧,这时你说,家里要是有个人多好,孩子们也放心,你也少操心。”
常宁觉得很好,可大家还是觉得不够,只不过很多人已经不敢再在现在的常主任面前提这事了,少部分除外,比如老大姐崔姐。
“崔姐,前几年,我确实不想找,现在,崔姐,我就是想找也不可能一下子找到合适的。”
既然松了心,自然也松口。
“也难为你了,只是你和孩子们的情况,你一个人守着过,怎么过,所以,我才一直劝你,现在想明白就好,你放心,崔姐一定帮你看好眼,绝不走眼,崔姐知道,要是整个搅事精来,家宅不宁,你就等着看人以。”
老大姐崔姐差点都要拍个胸脯保证了,带着七个孩子怎么啦,人常宁养下来了,而现在,更是绰绰有余,以前靠着一个城市户口,带着七个孩子的常宁都有得是人上赶着来,现在,堂堂官华市百货商店主任常主任,官华市思想学习工组副组长,更是只有他挑人的份儿!
“我听崔姐的。”
想开了,常宁更没有一点扭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